廣東布局科技創新發展大戰略
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協同發揮作用。四鏈融合、雙輪驅動,已成為廣東科技創新戰略的關鍵詞。
9月7日,由廣東省委組織部、廣東省科技廳聯合舉辦的“四鏈融合與創新驅動專題研究班”在廣州拉開帷幕,來自廣東各地科技部門及開發區管委會的領導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學習培訓。開班當日,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黃寧生在分析國內外科技創新環境,及廣東省科技創新的現狀的基礎上,對廣東省科技創新提出了新思路。對此,本報記者就如何做好廣東科技創新戰略布局采訪了黃寧生。
記者:針對目前廣東科技創新的現狀,請問廣東省在科技創新戰略上有哪些安排?如何做好“四鏈融合”?
黃寧生: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通過政策鏈實現系統融合和統籌協調。堅持“四鏈融合”,實現新舊動力轉換是廣東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關鍵。
近年來,為推動廣東科技創新工作,廣東專門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領導小組,研究解決創新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在科技計劃項目安排上,積極引導企業牽頭承擔各類項目,促使人才、技術、項目、信息、資本等創新資源加快向企業集聚,加快構建起企業技術創新主體的研發機制。
在資金鏈方面,一方面大手筆新增多個創新驅動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一方面充分發揮社會資本、民間資金雄厚的獨有優勢,通過科技政策和金融政策引導,促進科技金融產業融合創新發展。
在制度創新方面,先后出臺《關于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決定》《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及8個配套實施細則等10多個重大創新政策。
記者:廣東省科技創新的具體目標有哪些?下一步工作重點有哪些?
黃寧生:根據國家、廣東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結合廣東科技創新的實際情況,科技廳制訂了詳細的目標。
主要目標包括:努力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力爭2016年年底全省高企數量超過1.4萬家,1—2年內躍居全國首位;加快推動高新區內高企占全市比重達到50%以上;孵化器建設由注重量的增長向注重質的提升轉變;繼續深入實施9個重大科技專項,啟動實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專項;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爭取更多適合廣東省發展需求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落戶廣東。
下一步,廣東科技工作重點及指標包括以下七項:一是要加快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雙輪驅動;二是深入推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并加強創新人才的引進。三年內要新增引進創新創業團隊90個、領軍人才60名、千人計劃專家100名、揚帆計劃創新團隊30個以上;三是建設省級重大創新平臺體系,扶持有條件的省重點實驗室升級為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年內組建5—10家“廣東省實驗室”;四是逐年落實科技企業孵化器倍增目標,至今年底全省要建成孵化器超430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超66家,省級孵化器超70家;五是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建立100個左右的專業鎮協同創新中心,培育發展百強專業鎮;六是建設國際科技合作平臺體系;七是加快建設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
四鏈融合既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頂層設計,又是落實國家科技戰略的解決方案。通過這次“四鏈融合與創新驅動”專題研究班,我們將在下一步工作中突出四鏈融合,開創廣東科技創新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