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產力促進中心體系服務43萬家科技企業
為全面推進科技服務業發展及全國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工作,近日,由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主辦的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交流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國務院參事劉燕華,原國務院參事、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名譽理事長石定寰,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理事長劉玉蘭,以及來自科技部高新司和火炬中心、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專業委員會、區域聯盟、地方促進中心、行業促進中心的近1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劉燕華在會上表示,創新服務是中國目前創新過程中的“短板”。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承擔著創新服務的重任,并把碎片化的科技資源整合到一個合理的平臺上去,讓其在這個平臺上發揮作用。
對于如何進一步提升創新服務,劉燕華認為,今后要大力培養和引進科技服務人才,健全體制機制,加強國際合作。“創新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有盈利點,每個人都不必是全產業鏈上的‘全通’人才,只要有特長,在某一階段發揮作用就行了。”
石定寰表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科技服務業在這個新時期被國家列為重要產業,對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來說是非常好的機遇。生產力促進中心本身不是研究機構,而是整合各種資源,搭建一個平臺,完善一個產業鏈,培育一種新業態。這樣不僅能為國家建設發展做出貢獻,為區域經濟做出貢獻,也為自己的發展找到了道路。
科技部高新司產業發展處處長王光輝希望生產力中心能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貼心的服務、全程化的服務、伴隨式的服務,同時提供更加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
座談會上,中國建筑材料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馬明亮介紹了近年來建材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取得的成績,以及未來兩三年的重點發展方向。來自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皮革和制鞋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等5家行業中心,生產力綠色制造生態管理系統、生產力政策服務專業委員會等5家專業委員會或聯盟的負責人介紹了各自的服務資源和服務經驗。
記者了解到,自1992年我國第一家生產力促進中心成立至今,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科技部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引導下,全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得到快速發展,在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劉玉蘭介紹,目前全國有生產力促進中心2688家,從業人員32000人,去年服務企業達43萬家,全國的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350家,專業委員會將近30家,已形成龐大的科技服務業隊伍,成為國家自主創新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科技創新和服務中小企業發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十三五”期間,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將著力推動生產力促進中心的轉型升級,從過去主要從事信息、政策咨詢為主的服務,擴展到包括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科技金融、科學技術普及等服務在內的全產業鏈服務。特別是在企業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生產管理、企業融資、市場營銷、品牌培育、人才引進和培訓等方面,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